又是一次开学,离开实验室已经半年了。半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获益匪浅,不管怎么说,确实是很宝贵的经历。

记得离开实验室之前的那些日子,我一直在整科技处的一个项目。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,那是我大学以来耗费最多精力的项目了,虽然不清楚它现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人使用,可能它的使用情况还比不上那个考试系统。。

我还记得那个项目我是在去年正月初七正式动工的,直到去年4月30号才完成了预期的目标。当时5月1号劳动节刚好我20周岁生日,印象比较深。整个过程实在有点长,不过当时的项目就已经达到3万多行代码了,就我一个人在整,还是课余时间在整。我记得当时总是早上7点去实验室,晚上10点回寝,经常中午在实验室昏昏欲睡,实验室还特别热。当时想睡个午觉,都提前好几天做好计划,有时终于“按计划”回寝睡觉了,又被告知赶上了中午查寝。。唉呀,学办这些人啊。有时坐在电脑前,实在撑不住了,一下趴在桌上,10分钟后猛然抬起头来,啊,世界如此美妙!真好!在实验室,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,每个组都有那么几个吧。大学的实验室的确是个锻炼身心的好地方,记得欢哥曾经因一位跳楼的同志而叹息:他肯定没进过项目组,做过项目的人,什么压力承受不了呢!听更“老”的老师说,当年底老师上学时,研究所还在东区网络中心,底老师搬一箱方便面,天天在实验室呆着。这种生活绝对是个值得骄傲的经历!

后来,就是上学期啊,我离开了实验室,心里一直感到内疚,其实也没什么。实验室嘛,我们走了,总会有一批批新鲜血液的注入,这样才能保持实验室的活力嘛。离开实验室原因挺多的,我对老师说,我是和同学一起出去创业了。确实是这样,但这不是必然原因,毕竟我现在也同样因为很多原因而离开了那个创业团队,又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儿,这个不提。那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儿,都不是事儿,我心理素质还不错,本身,唉,上大学之前就遇到过太多挫折,不提了。但我着实想换个环境了,研究所每个实验室都有各自的特色,实验室也是一个个“小社会”,是比较和谐的社会,也听别的组的同学说他们组有多么“黑暗”,我们都笑笑,但我们深知,我们已经很幸运了,要是步入社会,那才是真正的黑暗呢。暑假里,我又继续开始了那个科技处的项目,如果之前是完成预期目标,当时就应该算是适用性调整,但这一“调整”,天哪,大改小改天天改,陷入深渊,不能自拔。有一次科技处老师试用之后,提出了一大堆改进意见,我当时确实有点忙,一个星期都没碰,就换了下界面,结果过了一个星期他又要看系统,我本以为他要批评我没有及时修改,结果他看过之后对上次的修改只字未提,而又提出了一大堆新意见,和上次完全不一样的意见。。。我当时尤如五雷轰顶,真是不怕领导批评,就怕领导提意见。。软件项目最忌讳没有固定需求,客户不断地提出新需求,这是软件项目过程中最可怕的事情了。现在回想起,这其实都怪我,这是我曾犯下的很严重很严重的错误。

我还是太“嫩”了,还是从老师说的好,你不应该立马答应他的要求,你可以先说回去考虑考虑,然后过那么一个星期,如果简单就说可以修改,但怎么怎么麻烦;如果有点复杂,就说很复杂,可以拖下去。。拖到他忘掉。。这倒不是想偷懒,关键这样不断提出的新需求,其实是很危险的,不管是对程序员,还是对项目负责人,还是对客户。不断变化的需求会导致程序难以维护,使得版本失控,让项目难以评估,甚至影响最终定价。其实之前完成项目预计目标时,因为耗时太长,底老师也认为应该很快的,我自己也没有奢望它能真正的被使用,虽然做为程序员,自己的作品能被人充分利用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儿。但不管怎么样,作为程序员,要对自己的程序负责,不管怎么样,我也要将它保质保量的完成。后来,科技处的老师看项目,我心里很高兴,需求变更、程序调整是任何软件项目都难以避免,是很正常的事儿。况且,我也很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真正实用的,是人性化的,不希望做出个一碰就出bug,只能看不能用的豆腐渣工程。于是老师说啥,我就改啥。。改出了一堆悲剧。

我在实验室一真做java web开发,虽然用底老师的话说,我也没做多少项目,但我是很幸运的,老师低估我了,呵呵。我一直有一个梦想,我要当科学家。继续在实验室已经很难再学到新内容了,至少很难有快速的进步。我还很年轻呢,但我们学院的特殊情况让我不得不为自己找一些出路,要实现自己的梦想,我需要考研,而且还必须考一所很不错的学校,至少目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。我很清楚自己能力还太有限,想当科学家实在太搞笑了,所以我需要更快更好的发展,显然别人肯定帮不了我,我只有靠自己。

实验室的学习使我受益无限,至少在这半年来的工作游刃有余,但也确实留下了太多遗憾。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吸取教训,好好学习,好好做人。